"0"

文化名人与向阳湖⑨韦君宜办专案

2019-10-08 08:46

作者:李城外

“五七干校,这实在是个奇妙的地方。有的人想起它就感到无限温暖,有的人却提到它就气忿填膺。你说它不好,那时大家写了多少真心歌颂它的诗。你说它好,最后这些写诗的人却又竭力想办法要离开这里。不止今天出现这些矛盾思想,就在当时,又何尝不如此?”——这是著名女作家韦君宜小说《清醒》开篇的一段话。1969年秋天,时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的“韦老太”已被打成“走资派”,她随全社的同志一道,来到咸宁干校“劳动锻炼”。校址“向阳湖”三个字虽然动听,在那里度过的3年多时光却尝遍了酸甜苦辣涩。

▲五七战士韦君宜回京

当时,韦君宜的丈夫、原北京市委宣传部长杨述戴着“三家村黑干将”的帽子,也被下放河南信阳干校。夫妻分居两地,每逢春节才有3天时间团聚。从信阳到向阳,彼此挂肚又牵肠。还有造父亲的反、只身插队边疆的女儿,更是令人放心不下,尽管身陷缧绁,他们也从未失去对党的信赖。在咸宁干校,为了争取“摘帽”,重新为党的事业效力,从来要强的她拖着瘦弱的身体,起早贪黑,干着纯体力的农活,经常是一身水一身泥,全不顾已经50多岁的年纪。好容易熬到“落实政策”,居然还担任了连队指导员兼支书。

人民文学出版社有近200名“五七”战士,在向阳湖编为十四连,是一个“知识密集型”的大集体。作为无法展翅翱翔的群雁中的“领头雁”,韦君宜的工作难度和强度之大可想而知,整天为大小事务忙得嘴不闲,腿不停。连里学习柳河干校和中办干校搞“粮油肉菜四自给”,她带头参加各项生产劳动,甚至拿出补发的2500元工资买耕牛,以减轻同事拉犁之苦;连里开展“批林整风”和“整党”,她周密布置每次会议;连里有13名同志低工资,她积极向上反映,按北京有关调资精神落实了加薪。

韦君宜回家探亲,也是干校作风,戴着草帽、穿着短裤、挑着担子在北京街上走,让旁人看了觉得奇怪,到了家门口,还被误认为“乡里来了亲戚”。有次返程因事超期一两天,她还向全连做了检讨:“我刚当指导员,就没有以身作则”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干校中后期,她主持重新审理了连队的一批冤假错案。

▲李城外探望韦君宜

“公若登台辅,临危莫爱身”。韦君宜以杜甫的诗句为鞭策,本着对同志高度负责的态度,一边认真核对每份“专案”材料,一边想方设法克服连里资金困难,安排人员搞好外调,澄清了大量关键事实。例如,有人反映,革命文学家冯雪峰1941年2月被国民党逮捕,关进上饶集中营以后有自首变节行为,她明确表示,一定要实事求是,对冯作出正确结论,使其尽快恢复工作。连里立即委派军代表黎喜来、秦萍二同志外出调查,证实了冯并没有问题。又如,高级编辑、古典文学专家顾学颉,原结论是历史反革命,作有重大历史问题处理,经调查后进行了纠正,同意摘掉“右派”帽子。她还发现,有一个并不认识吴晗的人,被说成与吴晗勾结;有一个公安部早已查清没污点的人,又被加上“特务”的罪名。为伸张正义,她不怕日后受牵连,大胆拍板,果断取消所有纯属不实之词的所谓“结论”,保护和解放了受迫害的文化精英,为他们早日“归队”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
到了1972年,“韦老太”的心境稍稍舒适一点,且有了雅兴赋诗寄情:“湖上春常在,渠开水满畦,初阳活种谷,细雨透青泥。白发能持耒,书生健把犁,新秧随手绿,熟麦逐人齐。足践中华土,胸罗四海奇,挂角有马列,引路有红旗。坦荡五七路,终身步不疲。”(《向阳湖即事》)其中不可避免地带有那段特定时期的烙印,但也展示出作者对党无限忠诚的纯洁心灵。从干校返京后,她不仅率先创作了有关干校题材的小说(如中篇《洗礼》),还在病中撰写了《露沙的路》和《抹不掉的记忆——忆向阳湖畔十个无罪者》等作品。她去世前几年留下的《思痛录》,更是一部反思历史的传世之作。

(编辑 金崇)

系列报道:

文化名人与向阳湖①冰心在向阳湖

文化名人与向阳湖②“大力士”萧乾

文化名人与向阳湖③冯雪峰遇“知音”

文化名人与向阳湖④陈白尘探亲

文化名人与向阳湖⑤楼适夷“补课”

文化名人与向阳湖⑥沈从文的“文事”

文化名人与向阳湖⑦臧克家的父爱

文化名人与向阳湖⑧严文井“升官”

template 'mobile_v5/common/wake'
发表评论...
最新
暂无评论
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