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李城外
楼适夷先生1926年入党,后参加文学团体“太阳社”。上世纪30年代初,加入“左联”并任宣传委员,鲁迅名篇《为了忘却的记念》里提及写《白莽印象记》的林莽便是他,“左联”五烈士牺牲的消息,最早就是通过他编辑的《文艺新闻》公布于众的……由于解放前后,他做了大量的革命文学活动和翻译、编辑等工作,曾被誉为“革命文艺的先驱,文化史 上的功臣”。
▲李城外在医院探望楼适夷
1969年9月,时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的楼适夷,作为受专案组审查的“专政对象”,戴着莫须有的帽子,下放到咸宁干校——向阳湖。已经六十有四的他,不得不接受“再教育”,参加围湖造田,挑河泥,挖土方;并且打土坯,自己盖房自己住。但最难适应的,还是下水田学插秧。他小老头一个,得拄着拐棍走二十多里,从住地赶到田间。有时抢种,天没亮就开始赶路,咸宁的黄泥地又不好走,不时摔几个跟头,如果走慢了,还会受到监管的“革命群众代表”责骂。插秧时,水深过膝盖以上,连当地群众都看不过眼,同情地问:“我们一辈子种田,到六十多岁也不下水田了,怎么还让你们写书的老人干这种活呢?”尽管他身上被贴有“黑标签”,但农民不是听讲大道理,而是用行动来观察人,这也给苦不堪言的他带来了一点温暖,只好强打精神,笑着答:“你们干了一辈子,到了年纪也该歇歇了,我们可是一辈子没下过地, 白吃大米,虽然老了,也该补补课嘛!”除了干活,还要挨批。他30年代坐过国民党的牢,鲁迅曾参与过营救他出狱的工作,历史早有结论。可是在向阳湖,极左派硬说他是叛徒,怎么“如实交待”也不相信,推理是:“蒋介石‘宁可错杀一千,不可放过一个’,你怎么还能活着出来,像你说得那么好,怎么能不杀你?”他“领教”着这种强盗逻辑,还有什么话可以反驳的呢?
▲楼适夷在庐山
楼适夷平日里时常写“思想汇报”,被强制性地补了不少“政治课”,而严峻的“生活课”却让他感到无可奈何。一年后的冬天,他的夫人黄炜从河南息县干校来到咸宁探亲。在向阳湖刚下车,便看见两个白发老头拄着拐棍,摇摇晃晃地抬着一个粪桶,裤腿上沾满粪水和黄泥,凄凄惨惨的。黄炜心想,“楼适夷不知什么样子?”不由得掉下泪来。到了连里,可怜丈夫见了她的面,不仅没有惊喜,反倒显得十分着急,竟连声问道:“你怎么还来?”因为她属“反革命家属”,自然得不到礼遇,连住的地方都不安排。吃过晚饭,眼看天黑了,黄炜自己找人论理,几经周折,才勉强带她去一间漏雨的仓库,抱了些湿稻草,铺上塑料布,凑合住了下来。次日作协的熟人偷偷来看她,见状后大为惊讶:“就让你住这里呀!”由于心有余悸,1971年,黄炜带着四个孩子第二次前来探亲时,再没敢在向阳湖住,而是把丈夫接到咸宁县招待所。一家人互诉相思,然后又依依惜别。
▲楼适夷手迹
而此时的楼适夷,不仅思考更多,而且诗心不泯,“补课”写了不少旧体诗词。1972年1月,他听到陈毅元帅逝世的消息,悲痛不已,想起1959年1月陈毅同志写给他谈诗的一封信,想到已经收集整理、尚未来得及出版的陈老总诗集,他禁不住深深叹惜。他常常挂念的是别人,很少考虑困窘中的自己,虽然林彪,“四人帮”一伙准备把“五七干校”办成“无期干校”,他对前途却一直充满信心,断定悲剧总有谢幕的一天。1973年5月,他与干校的十位同志集体去江西游览,作了《庐山纪游十绝句》,其中《黄龙潭》有云:“乌龙迂徐登黄龙,飞瀑浩荡泻碧空,洗净胸中块垒气,心清正与潭清同。”如此豪放的诗句,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他当时的心境。尽管干校解散时他还未得到“解放”,回京后又忍受了整整五年的“靠边”和“挂起”,到了1978年,胡耀邦同志当中央组织部长时,他的问题终于得到平反,担任了人民文学出版社顾问,直至2001年4月病逝,享年97岁。
(编辑 金崇)
系列报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