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12"

你知道鄂南第一个党支部在哪里吗?——党员干部讲党史①

2021-04-14 16:09

△点击收听音频

主办单位:咸宁市史志研究中心

本期讲述人:咸宁市史志研究中心副主任 刘彩云

1924年3月,通山县私立镇南中学开学了,它位于通山县城南门,当时有一栋平房是校舍,是前清时的旧考棚。光绪三十一年至三十三年(1905年~1907年),这里办过镇南书院,所以名叫镇南中学,这所中学的创办人、校长名叫李兆庚。李兆庚毕业于汉口博学书院,受五四运动以来新文化的影响,思想比较激进;创办新校,用他的话说“为的是熏陶英俊,蔚为国华”,将来学生走上社会之后以“尽国民之天职,奋爱国之精神,发扬民气,伸张国威”。同时,他还任县学务筹办员。因此,学校的政治环境比较宽松,为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。

△鄂南第一个党支部遗址正门(现通山县镇南中学)  徐赐甲摄影

镇南中学是一所私利初级中学,教职员工都是新聘任的,其中有一位名叫魏书,他是汉川县养鱼铺人,1923年在武昌加入中国共产党,1924年武昌中华大学毕业,由学友夏道辉举荐到通山镇南中学任教,中共武昌地委派他以教师身份来通山秘密建党。

镇南中学第一届共招收学生40人,编为一个班,又称第一个班,学期3年,这届学生来自全县各地,男女兼收。教授语文、数学、体育、唱歌等课程,这批学生中有陈钟、夏子菁、江福来、叶金波、陈兆秀、吴礼执等人。

△鄂南第一个党支部遗址内景(现通山县镇南中学)  徐赐甲摄影

魏书来镇南中学后,担任第一班的班级导师。他态度温和,平易近人,他把无产阶级革命道理与通山的社会实际情况巧妙结合起来,很自然地向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,深受学生的欢迎。很快就有一批追求进步与光明的学生团结在魏书的周围。学生陈钟就是其中一位,他给魏书留下了很好的印象。

一天下午放学后,一个同学叫住了陈钟:“晚上我们几个大畈的同学要在一起聚一聚,搞点好吃的”。

陈钟说:“哎呀,我今晚跟老师约好了给我补补课的,看来我是没有这个口福了。”

其实,这是魏书让他把要求进步的学生组织起来,放学后以补课的名义聚集在一起阅读革命书籍,如《共产党宣言》《共产主义ABC》及一些进步书刊,从中吸取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思想,打开了眼界。之后还举行读书会、讨论会,交流学习心得,革命思想不断升华。后他们又办起了《楚光壁报》,公开宣传中华英烈事迹与民主革命思想,以激励青年学生奋发向上爱国热忱。新文化、新思想在进步青年心里扎下了根。

1925年5月的五卅运动爆发,全国各地到处响起"打倒帝国主义"、"废除不平等条约"、"撤退外国驻华的海陆空军"、"为死难同胞报仇"怒吼声,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帝怒潮。魏书抓住时机,在镇南中学发展阚禹平、陈钟、夏子菁、吴礼执、吴斌、叶金波、江福来、陈兆秀、吉孟来、阚学增等10人入党。6月,经中共武昌地委批准,正式成立了鄂南第一个党组织——中共镇南中学支部委员会,陈钟担任支部书记。同年10月,又发展郑芝蕃、章继林入党,包括魏书,支部共有13人。鄂南第一个党组织的成立,像一盏明灯,为有志人士指明了奋斗方向;像一颗火种,点燃了鄂南革命的星星之火。像一座熔炉,淬炼出一个又一个志坚如钢的革命战士。

《香城党史故事》栏目由

湖北精华纺织集团有限公司

特约赞助播出

《香城党史故事》播出安排

FM88.1咸宁综合广播

周一至周五 每天8:0514:3019:00

(编辑 彭秀芬)

template 'mobile_v5/common/wake'
发表评论...
最新
暂无评论
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