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0"

一张辗转三地的汇款单 引出半个世纪的爱国情怀

2019-06-21 09:53

云上咸宁报道(赤壁台记者 胡娟)一张2万元的汇款单,辗转四川省凉山市、湖北省咸宁市、赤壁市三地,最终却由于种种原因退还到了汇款人——84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张向温。这张特殊汇款单后有着怎样的故事?张向温又是一位怎么样的老人呢?

image.png

今年3月30日,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。扑救过程中受风力突变影响,突发林火爆燃,30名扑火人员不幸牺牲。84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张向温老人在观看电视时得知这一情况,向凉山红十字协会捐赠爱心款两万元。由于捐款时间较晚,汇款单寄到四川凉山红十字会时,当地红十字会停止接收捐款。

四川凉山红十字会

木里火灾的捐款截止日期是4月16日,所以很遗憾,这位老人的捐款我们不能接收。我们与咸宁市红十字会取得了联系,他们也非常热心,帮我们联系到赤壁市红十字会,让他们去跟老人沟通,在取得老人同意之后,得到老人的账户,我们把这笔款项退给老人。

一张特殊的捐款单让这一名看似平凡普通的老人受到记者关注,6月4日上午,记者来到赤壁市中医院,找到了病床上的张向温老人,了解他的人生故事。

参军报效祖国 复员不忘党恩

image.png

张向温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,家里有四个兄弟,父母都是农民。1950年,15岁的张向温参军。1951年6月,他随部队一起奔赴朝鲜,参加抗美援朝战争。1955年,张向温随部队胜利回国。复员后,张向温来到蒲圻县(现赤壁市)工作。

1986年,蒲圻县修建烈士陵园。张向温自小参军,对革命烈士有特殊的感情。便将平时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280元钱全部捐赠出去,那时候,他一个月的工资才几十块钱,这是他的第一笔捐款。

张向温

捐款就是国家有困难,人人有责任,十六岁参军,十七岁入朝,二十岁回国,抗美援朝的时候是自愿的,是爱国的表现,爱国从我个人来说,成为了我的一种习惯。没有国家就没有我们,国家富强了我们人人都好。

image.png

打那之后,他便开始关注他认为需要帮助的地方,省吃俭用的寄出自己的爱心款。从一名退伍战士变成一名普通的碳素工人,时光流逝,他变成一个头发花白、腿脚不便的耄耋老人。三十多年时间里,始终不变的是他对国家的爱和对党的奉献。

爱心人士互助 真情温暖社会

image.png

一方有难,八方支援。老人秉持着这份纯粹与热血,逐渐在他周围营造出“我为人人,人人为我”的良好社会生态,知道他事迹的人们在敬佩他的同时,争相为他带来一份力所能及的关怀。据了解,因为捐款,老人来来回回在路上走了好几趟,让曾经的疾病又复发了。

赤壁市中医院 普外科副主任医师 任重庆

这位老人,他以前帮助了很多弱势群体,是一位了不起的功臣、老红军战士。听说了他的先进事迹后,我们医护人员通力合作,尽我们最大力量为他诊治。

传递爱心接力 志愿路上同行

QQ图片20190621094523_meitu_1.jpg

在医院看望完老人后,记者跟随志愿者走进赤壁市金鸡路西凤港小区,一间破旧狭小的地下室便是张向温老人独自租住的地方。目睹此景,很难想象他是如何坚持不断省下钱来捐款帮助别人。好在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老人的故事,帮助老人安度晚年,同时接过老人乐于助人的接力棒,继续奔跑在这片充满爱与希望的荆楚大地上。

赤壁市巾帼志愿者 来玉梅

将近三年的时间,都是我们志愿者一直在为张向温老人服务,在以后的日子里,我们志愿者,继续跟老人服务,向他学习、致敬!

image.png

张向温的捐款单:1995年11月,中国教育部成立捐款3000元;1998年特大洪灾,给赤壁市防汛抗灾指挥部捐款3000元;2008年“5.12”汶川大地震,捐款7000元;2015年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,捐款12000元;2016年6月,江苏盐城龙卷风灾害,捐款6000元......

爱心的故事仍未完待续......如张向温老人所说:“爱国从我个人来说,成为了我的一种习惯,必须要爱国,没有国家就没有我们,国家富强了我们人人都好。”

(编辑 李玉婷)

template 'mobile_v5/common/wake'
发表评论...
最新
暂无评论
来说两句吧...